课程附件资料 下载

课程简介

购买课程后,点击课程附件资料下载,可免费获取模型源文件。模型特点: 1、复杂滑坡结构。 2、VG非饱和渗流。 3、渗流-应力耦合。 4、强度折减稳定性计算。 5、入渗边界为流量-压力自由转换。 6、自由渗出边界与压力成正比。 课程特点: 文献解读+控制方程+模型详解+操作建模。
Cmc
老师您好,我的滑坡面点特别多,也很尖这种面是不是要进行修改优化才可能使模拟结果收敛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可以在CAD里面优化一下。
    2025-09-08
  • Cmc:老师,我现做的模拟在第一步出现 “自适应求解器已停止。 找不到解。 达到最大牛顿迭代次数。 返回的解不收敛。 没有返回所有参数步长。” 怎么解决
    2025-09-09
  • 岩土**:首先建议第一部不要加塑性,初始孔隙水压力要设置好,跟边界条件尽量协调。更多问题可以在答疑解惑栏目深入交流。
    2025-09-09
2025-09-08
13*******43
新君老师您好,我在学习模型过程中,遇到一点疑问希望得到您的解答。 我对坡面上同一个点统计绘制了“所设置的入渗边界的流速”以及“该点实际流速”两条线并不是一致的,尤其在入渗初期,想要咨询下老师这个不协调的特征该如何正确理解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建议直接统计dl.u和dl.v,这个是达西速率。
    2025-08-04
  • 岩土**:欢迎在答疑解惑栏目更多交流。
    2025-08-04
2025-08-04
大橙*
老师,做降雨和库水位变动联合作用下的边界应该怎样来设置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一部分设置降雨入渗,一部分设置库水位变动。具体细节问题,可以在技术论坛交流讨论。
    2025-02-17
2025-02-17
Cmc
老师,您好 我自己建的滑坡第一个稳态研究曝出以下错误,请问问题出在哪里 “自适应求解器已停止。 找不到解。 奇异矩阵。 有 6 个空方程(变量 comp1.p 矩阵中的空行)。 位于坐标: (408.042,20.3086), (407.348,19.1437), (406.706,20.0871), (408.081,18.0029), (406.745,17.7815), ... 返回的解不收敛。 没有返回所有参数步长。”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大概率初始条件有问题。初始水位线不可太陡,另外,边界条件尽量跟初始条件相适应。
    2025-01-10
2025-01-10
岩土**
大家可以在强度折减计算稳定系数的时候,考虑非局部塑性,效果可能会好一些,欢迎在技术论坛交流这个功能。 [回复]
2025-01-03
岩土**
欢迎在技术论坛发帖交流本课程模型的疑问,以及相关模型的问题,专人回复,提交即发布,无需审核。 [回复]
2024-11-27
lu***qi
新君老师好!如果地应力平衡结束的位移有大概零点几米我应该改几何建模还是说应该多做几次地应力平衡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你该做的是多看几遍视频,把我的精髓学到位,哈哈!从你的评论来看,这块你可能没完全搞明白。
    2024-10-30
2024-10-30
15*******12
您好!模型做的非常不错!我们课题组最近在做一个超大型滑坡的降雨入渗稳定性研究,按照您这个模型思路,确实能够做出结果来。但是,我们的滑坡模型涉及到复杂的地层结构,光滑坡体就有3个地层,做出来的结果不太好看,不知道结果对不对。另外,渗透系数好像对收敛性影响很大。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那应当是个大课题组吧,恭喜。你可以考虑复杂地层结构,但是参数要慎重考虑。地层分界线尽量不要有尖点,适当光滑些。
    2024-10-27
  • 岩土**:另外,相邻地层之间的渗透系数不要差距太大,这是造成不收敛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2024-10-27
2024-10-27
lu***qi
新君老师好!我想请问老师这里的地下水位设置体现在压力水头吗?如果我想要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应该如何做?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压力或压力水头都可以。
    2024-10-21
  • 岩土**:那要看你地下水位为什么会变化。
    2024-10-21
2024-10-21
28******01
老师您好,这个模型可以做降雨和库水位联合作用下滑坡的变形分析吗?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这个模型做的是降雨对其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当然,如果想耦合库水位动态边界条件也是可以的。要结合课程C-06,那个是做的库水位升降对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做降雨和库水位联合作用,关键是要控制好边界条件。可以在论坛交流,很多朋友做过这方面的。
    2024-10-16
2024-10-16
MO
请问新君老师,如果我的模型在滑体位置有一个比较宽的后缘裂缝,大约10厘米多,还不是岩体裂缝,是那种上宽下窄的倒三角裂缝,这种怎么做好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这种裂缝尺度相比于整个滑坡体,很小很小,如果开个口子,网格不好划分,收敛性也差。但是如果裂缝比较深,确实对渗流有较大影响。建议在这个地方设置一个裂隙。
    2024-07-13
  • MO:所以,还想继续请假下新君老师,这个老滑坡的堆积物(也就是滑体)逐渐蠕变演化下,滑体的后缘裂缝已经发育到滑带了,而且张开度很大,达到10cm-20cm了。这种情况下,还适合用裂隙流么(继续用的话,裂隙的孔隙度可以设置为1.0么,裂隙宽度df可以用函数表示成逐渐尖灭的倒三角形么)?来自于C09课程后的思考。
    2024-07-16
  • 岩土**:这个要看你滑坡尺寸,如果你想开口就开口。另外如果设置裂隙,可以设置接近1的孔隙率。做数值模型要勇敢地去试,多试几遍你就知道哪种最合适了。
    2024-07-16
2024-07-13
HG***31
请问一下,这个模型跟C-05和C-11主要有哪些区别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这个模型在降雨入渗边界中,考虑了流量边界和压力边界的自动转换,此外,这个模型的几何特征较为复杂,有滑体、滑带、滑床三种结构,地表地形复杂,适合具体的工程实际滑坡案例。
    2024-05-23
2024-05-23
刘博*
这段时间在做一个复杂的滑坡模型,你说的那10个常见不收敛情况,第六条我遇到了。请问像这种情况,一般怎么处理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就像我视频讲的,门很窄,但是要通过的人很多,挤着了。视频课程中采用的流量与压力边界转换模型,可以避免“强灌”问题,一定程度上视作考虑了径流。另外,当然也跟你的非饱和渗透参数有关。
    2024-05-21
2024-05-21
Wa*****98
您说的这个径流深度还可以通过方程计算得来,请问能提供相关参考文献,我研究研究吗?感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买了这个课程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 ytxj202052,我发给你参考文献。不过需要自己更深入地研究哦,难度稍大。一般的做法是给定一个经验的径流深度。
    2024-05-20
2024-05-20
On***me
岩土新君老师您好,关注您很久的老粉了,讲的非常棒!。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滑坡测得的地下水位线比较陡,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如果用两侧边界计算的话,水位线比较缓,有没有好的办法呢,谢谢。 [回复]

    用户回复:

  • 岩土**:地下稳定水位线,一般跟地形有一定关系。过陡的稳定潜水位线一般是不存在的。如果想要陡一点的话,可以考虑在模型底部设置随空间变化的水头。
    2024-05-20
2024-05-20
C-21:降雨条件下复杂滑坡渗流稳定性研究模型
播放次数:939
¥178.00
可用限时积分: 0

折合: 0

可用总积分: 0

折合: 0

收藏
分享
岩土星君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岩土多物理场耦合;岩土多孔/裂隙渗流;滑坡动力学;岩土工程支护

相关课程推荐
Geo-05:三维裂隙岩体注浆封孔(悬浮颗粒沉积)模型

购买课程后,点击课程附件资料下载,可免费获取模型源文件。该模型和课程的特点如下: (1)三维裂隙岩体注浆封孔。 (2)浆液悬浮颗粒在裂隙中沉积。 (3)控制方程包括悬浮颗粒C、沉积颗粒S和浆液流速U。 (4)基于连续介质理论考虑悬浮颗粒和裂隙。 (5)采用微元体构建方程。 (6)文献解读+方程详解+操作建模。 (7)软件采用的6.2版本。 (8)课程和模型任何疑问和问题,均可在课程技术论坛交流答疑,专人回复。

C-07:Comsol/冻土/热-水-力耦合/冰水相变/PDE建模

购买课程后,点击课程附件资料下载,可免费获取模型源文件。该模型和视频课程主要特征: 1、针对冻土的冻胀融沉问题; 2、考虑冻土的热-水-力耦合; 3、考虑冰-水相变过程; 4、在Comsol中利用PDE偏微分方程接口建模; 5、详细解读推导了相关理论控制方程; 6、详细讲解了每一个建模细节,可完全照做。

A-01:Abaqus-岩土零基础入门之边坡稳定性计算

1、本次课程视频主要针对岩土专业的Abaqus初学者,从零基础开始,通过一步一步操作讲解,实现零基础建模,最终掌握Abaqus的精髓。 2、本次课程以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稳定性为例,详细地给大家演示如何从CAD几何模型导入,到Abaqus中建模,计算,以及对结果的解读,后处理,结果输出等。

C-14:多孔介质高温热湿流动耦合模型

购买课程后,点击课程附件资料下载,可免费获取模型源文件。本课程和模型特点:1、该模型研究含湿多孔介质中,高温对水分运移的影响。 2、水分的运移包括液态水和水蒸气。 3、模型涉及“热-水-汽”三场耦合。 4、温度变化,影响水分的对流和扩散,以及蒸发;而水分的对流、扩散、蒸发又会影响温度的变化。 5、该模型涉及到多个内置的多物理场及其绑定的接口。 6、本视频课程,包括热湿耦合控制方程讲解、建模接口及参数讲解、各物理场耦合作用机制讲解、step by step操作演示。 7、可以跟做即可学会该模型建

Geo-02-THMC热-水-盐-力耦合模型

购买课程后,点击课程附件资料下载,可免费获取模型源文件。课程特点: 1、THMC温度场-水分场-盐分场-位移场耦合。 2、冰水相变冻结+硫酸钠结晶析出。 3、主要变量包括:温度、未冻水含量、含冰量、含水率、溶液盐浓度、结晶盐含量、位移。 4、采用PDE偏微分方程建模。 5、文献解读+接口详细讲解+操作演示。 6、软件采用的6.2版本。 7、课程和模型任何疑问和问题,均可在课程技术论坛交流答疑,专人回复。

Geo-04-三维粗糙裂隙岩体热-流耦合模型

购买课程后,点击课程附件资料下载,可免费获取模型源文件。课程特点: 1、三维粗糙裂隙面。 2、温度场-渗流场。 3、多孔介质-裂隙介质渗流。 4、接口详细讲解+操作演示。 5、软件采用的6.2版本。 6、课程和模型任何疑问和问题,均可在课程技术论坛交流答疑,专人回复。

Geo-06:非饱和多孔介质中NAPL入渗的水-油-气三相流模型

购买课程后,点击课程附件资料下载,可免费获取模型源文件。课程和模型特点: (1)考虑非水相流体(油相)入渗的油-水-气三相流模型。 (2)模型包括非饱和区和饱和区,油相自非饱和区入渗自饱和区。 (3)密度较小的油相最终浮在水相表面。 (4)本课程包括4个模型,分别是二维模型,二维含低渗层阻隔模型,三维模型,三维含低渗层阻隔模型。 (5)实现低渗层阻隔油相下渗,避免地下水体污染的效果。 (6)课程和模型任何疑问和问题,均可在课程技术论坛交流答疑,专人回复。

C-25:Comsol深度神经网络DNN之土层最终固结沉降量预测

这个课程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土柱固结沉降模型,它是基于物理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的。本次课程的第二部分内容:comsol深度神经网络的运用。我们先通过有限元模型,通过代理模型计算,得到一定量(有限)的数据,然后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这些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关系进行非线性映射,获得目标变量(最终沉降量)的DNN函数。然后就可以针对任意的参数值进行沉降量预测。

C-01:Comsol岩土初学者入门视频教程

1、零基础入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 2、详细讲解各接口及其设置方法。 3、通过3个案例step by step完整建模教学。 4、详细讲解结果可视化技术。

C-26:Comsol深度神经网络DNN之土层动态固结沉降量预测-考虑时间维度

这个课程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土柱固结沉降瞬态模型,它是基于物理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的。本次课程的第二部分内容:考虑时间和空间的comsol深度神经网络的运用。我们先通过有限元模型,通过代理模型计算,得到一定量(有限)的数据,然后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这些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关系进行非线性映射,获得目标变量(最终沉降量)的DNN函数。然后就可以针对任意的参数值进行沉降量预测。该模型的特点是考虑了时间维度。